定投不要等 早点开始才是真正的低买高卖
来源:基金吧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7-04-07
不久前我们在一篇介绍定投“微笑曲线”的推送里讲过,追求“在最低点买进”是很缺乏可行性的。于是问题来了,假如我苦读研报、数学建模、宏观解读,很有把握地预判到两个月后的点位会比现在低,等一等再买成本不是又降低了吗?
这个问题耐克早已给出答案:当市场像耐克商标那个勾那样先跌后升,朋友们JUST DO IT,立即行动在相对底部开始定投,不需要等待绝对地点!因为那样收益反而没那么高呢。
“等到低点才开始定投,收益反而没那么高” 这个结论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假设一年12个月里,基金净值会先跌后回升:
而年初的时候,有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定投投资者:
A看好基金的中长期走势,从1月就开始定投,起点净值为1.3元,每月定投都是1000元;
B“看了又看,想了又想”,通过苦读研报、数学建模、宏观解读,并且最终非常幸运地寻找到了市场最低点,成功地从3月才开始定投,起点净值为1.1元,也是每月定投都是1000元。
P.S. 基金定投,是指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金额、自动扣款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是懒人投资的妙法;定投收益的计算,需要将每期定投金额除以当期净值得到当期申购的份额,赎回时,再将各期份额加总后乘以赎回时的净值,得到定投中收益,减去各期投入成本总和,得到绝对收益。
直觉上来说,B的投资更精准,收益率应该更高,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吗?
同样是每月定投1000元,到了年底,A扣除成本后的绝对收益是4580.56元,比B的3375.43元高了超过三分之一!你可能会说,因为A比B多投了2个月,投入成本更多。但以收益率角度看,A收益率确实也更高。
这么解释这个违背直觉的现象呢?
“低买高卖”的原则理解不清很容易让投资者产生定投也应该从最低点开始的误区,实际上,“低”和“高”的对比不应该是A、B开始定投时的点位谁低,而是A、B买到手上所有份额的平均成本相对赎回时的净值谁低,很明显,在相对底部和绝对底部都买入的A,比只在绝对底部买入的B,不仅持有份额更多,而且相对赎回时,成本更低,收益率自然就更高了。
实际上,有一个更简单直观的方法看待定投的盈亏:
在定投终点处画一条水平线作为盈亏线,此时盈亏线上方的投资都是亏损的,盈亏线下方的投资都是盈利的。
盈亏线与曲线相交于两点,一点是“终点”,另一点我们命名为“G点”。
在G点的位置画一条垂直线,垂直线左右两边的长度就是盈亏的比例。很显然,盈利条越长,定投盈利便越大了。
在4种常见的市场形态下,只有(3)“先涨后跌”这种情况里定投是亏损的。在其余的情况里,尽早开始定投,其实就是在延长盈利条。所以说,定投不要等,早点开始才是真正的“低买高卖”!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