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观察 > 观察

金融“甘霖”普降吉林“三农”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王立春 孙立波 刘淼  发布时间:2017-04-10

摘要:  阳春三月,正是吉林省农村一年中最忙碌的备春耕生产季节。然而,2017年的备春耕生产似乎与往年略有不同。虽然八成以上的粮食已经变现,但由于玉米价格下跌,大部分农户受到了影响,出现了备耕资金缺口。针对...

  阳春三月,正是吉林省农村一年中最忙碌的备春耕生产季节。然而,2017年的备春耕生产似乎与往年略有不同。虽然八成以上的粮食已经变现,但由于玉米价格下跌,大部分农户受到了影响,出现了备耕资金缺口。针对这一情况,人行长春中支在深入农村地区详实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吉林省各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三农”力度,普降金融“甘霖”。3月末,已投放到农户手中的各涉农银行机构备耕资金达131.5亿元。

  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

  人行长春中支充分发挥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的引导作用,全力支持资金不足的涉农法人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截至目前,人行长春中支下发支农再贷款限额63.5亿元,同比多增17亿元,累计发放额达20.2亿元;扶贫再贷款累计发放3.3亿元。此外,对农行吉林省分行县级三农事业部17家达标机构,继续实行低于正常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的优惠准备金率;对26家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实行低于正常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的优惠准备金率,两项优惠准备金率政策共释放资金约19.4亿元。

  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

  吉林省各家银行机构在保持传统支农信贷投放力度的基础上,结合“三农”实际,在贷款产品和服务模式上大胆探索创新,研发出了一批时代特征明显、支农效果突出的信贷新产品和服务模式。省农联社陆续推出“第三方监管存货质押”、“内部监管存货抵押”、“缴税贷”等新型信贷产品,截至目前,全省农村信用社公司类信贷产品多达54款,有效缓解了“三农”领域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农发行吉林省分行与省粮食局通力协作,筹建玉米收购贷款信用担保基金,由吉林省政府和玉米收储企业共同出资、粮食局牵头组建“吉林省金穗粮食信贷担保有限公司”,为纳入地方粮食收储保障体系的收储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农行吉林省分行及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推行“银行+保险”模式,与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合作,针对专业大户推出了保证保险贷款,有效支持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截至2月末,邮储银行保证贷款余额达8571万元,比年初增加3801万元、增长125.4%。

  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全省各涉农金融机构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求,牢固树立金融服务意识,进一步简化涉农贷款条件,提高服务效率。省农联社系统坚持“阳光信贷”的原则,简化信贷流程,缩短办贷时间。同时,增设“弹性窗口”,开辟绿色通道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提高了办贷的便利性;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以“打造专业化为农服务体系”为目标,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吉林省分部,健全了“三农”金融服务运作机制,提升了服务“三农”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农行吉林省分行大力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不断优化农村支付结算环境,为农民提供转账、消费和小额取现等金融服务,使农村地区享受到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广大农民在购买备春耕生产资料时,能够在“惠农通”服务点享受到更加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加快粮食入库进度

  吉林省各银行机构在直接向备春耕工作投入信贷支持的同时,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收储企业着手,活跃粮食收购市场,推进余粮入库进度,提高农户自筹备耕资金的能力。农发行吉林省分行支持中储粮等央企率先入市收粮,引领和带动市场,确保新粮及时入库。对南方优质企业到东北采购玉米的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下浮5%优惠政策,促进“北粮南运”。自2016年收购旺季至今年3月中旬,农发行系统累计审批玉米收购贷款152.3亿元,实际投放97.7亿元,支持开户企业收购玉米155.1亿斤,占全社会收购量31.4%。同时,各银行机构采取降低贷款利率、创新信贷方式等措施,加大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吉林省玉米就地转化。截至今年3月中旬,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玉米深加工企业贷款余额达到42.9亿元,农发行吉林省分行玉米深加工企业贷款余额53.8亿元,吉林银行玉米收储及加工企业贷款余额58.9亿元,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贷款近1亿元。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民资准入关键领域将扩容

下一篇:“一升一降”难再续:银行调整信贷结构何去何从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