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新股 > 热点

IPO堰塞湖水位降低 600多家企业或两年内发完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6-12-20

摘要:伴随着新股快节奏发行, IPO“堰塞湖”水位在降低。据德勤中国统计,截至2016年12月19日,申请在上海主板、深圳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上市的排队公司达723家,而当中的54家IPO已经被证监会中止审查...

伴随着新股快节奏发行, IPO“堰塞湖”水位在降低。

据德勤中国统计,截至2016年12月19日,申请在上海主板、深圳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上市的排队公司达723家,而当中的54家IPO已经被证监会中止审查,38家已经通过发审会并轮候上市。这意味着代表IPO堰塞湖“实际水位”的631家企业仍在申请IPO,并等待候监管处理中。

德勤中国合伙人鮮燚称,若发行节奏未变,正常1年半这600多家企业发行完毕。当前的发行节奏正在靠近注册制,但预计《证券法》二审修订在推迟至“两会”期间或之后,注册制推出的时点不会早于2018年。

新股快节奏发行

尽管距2016年收官仍有数个交易日,但一些审计机构已提前写好了2016年度中国IPO市场的总结报告。

据德勤中国最新公布的2016年度IPO报告,截至12月19日,假设28家已过会IPO企业能在20~31日内完成上市,则2016年新股IPO数量将达到233家,融资额为1549亿元人民币。与2015年的219家IPO企业的1586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额相比,上市公司数目上升6%,但融资额则下滑2%。

前五大IPO企业分别是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华安证券、三角轮胎和贵阳银行,对应的融资额107亿元、72亿元、51亿元、44亿元和43亿元,合计融资317亿元,较去年的融资额明显下滑,仅勉强超过去年最大IPO国泰君安301亿元的融资规模。

分类来看,2016年度上海主板107家企业上市,深圳中小板46家,创业板80家。一个较为明显的现象是,新股发行数量及融资额逐季在增长,四个季度上市新股数量分别为24家、37家、65家、107家。由此可见,进入下半年中国IPO市场出现了回暖并加速的势头。而眼下,几乎每个交易日投资者可享受到2-3只新股的申购机会。

尽管IPO密集发行,但排队等候的上市申请名单依然“冗长”,IPO堰塞湖问题还未得到完全解决。据德勤中国报告,截至12月19日,等候上市的正常审核企业数量降至669家,相比去年年末减少57家。另有54家企业因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原因导致审核中止,将在递交年报后恢复审核。

对于上述情况,鮮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新股在快节奏发行,另一方面IPO被否决或者暂缓表决的情况也在增多。“最近几乎每周五都有一家公司IPO被否,其中创业板集中度较高。”

“预计600多家,一年半左右会发完。”鮮燚称,从发行的角度来看,当前的发行势头正在渐渐地靠近注册制。12月份尽管证券市场表现并不好,但IPO发行速度并未减缓。上周五,又有11家公司拿到批文,预计 2017年将继续维持这个节奏。

德勤中国的报告还指出,在假设2017年1月会有38家已过会企业成功上市以及目前有超过600家企业在等候上巿审批的情况下,预计2017年将会有380到420家公司上市,共融资2500亿至2800亿元人民币。2016年下半年新股审批速度也显示更多新股在2017年将会被加快发行。

注册制仍有距离

尽管新股密集发行,但离注册制的推出仍有较大距离。在业内来看,存量排队企业堰塞湖问题解决、证券法修订完成或许是两个必经的过程。

德勤中国在报告中也指出,《证券法》的修订为注册制改革制定原则性规定。受年末等因素影响,《证券法》二审推迟,预计2017年两会期间有关部门有望修订《证券法》,进一步明确“注册制改革”,不过2017年正式实施注册制的可能性并不大。

伴随着今年以来新股的密集发行,创业板股票大幅调整。截至12月9日,创业板指数跌幅为27.03%,平均市盈率降至73.72倍。

“创业板下跌的行情,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在为日后的注册制推出进行蓄势。”上海一家中型公募副总经理日前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解释创业板弱势时指出,创业板100倍市盈率难以承受注册制的新股发行节奏。在新股扩容的背景下,创业板股价不断回调,而伴随着年报公布的业绩增长,创业板市盈率又逐渐在降低,一来一回重创业板的估值将最终趋于合理水平。

IPO国际排名举足若轻

在新股密集发行效应之下,2016年中国IPO市场的全球排名处于重要位置。其中,中国香港IPO市场更是占据了全球第一的宝座。

据德勤中国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预计香港市场共计120家公司通过IPO融资达1947亿港元。与去年的124家公司上市融资2621亿港元相比分别下降3%和26%。其中来自中国内地金融服务机构的新股融资额占全年市场份额约70%,与2015年的53%是一个大飞跃。

德勤称,巿场在美国总统大选和美联储加息推测的笼罩下影响美国IPO活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今年在新股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均大幅减少。受此影响,2016年IPO融资额的冠军宝座预计将落于有更多和更大型新股上巿的香港。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完成三家大型金融企业的新股后将排名第二。这意味着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排名很可能会落至第三位。

德勤中国合伙人牟正非称,2017年预计香港地区会有以金融服务业为主的4到5家超大型新股,以及目前有约130家正在处理中的IPO申请。“尽管这一情况令人鼓舞,但我们仍不能低估宏观经济以及政治走势很可能会使香港IPO市场在2017年上半年表现放缓。而2017年将会有120到130只新股,融资额约达1600亿到1800亿港元。”

文章原标题:IPO堰塞湖 “泄洪”:逾600家排队企业或两年内发完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信托公司“曲线上市”迎来密集落地期

下一篇:今年中国IPO融资规模已达全球前三 本周又有12家新股可申购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