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资讯 > 国内

河南虞城: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比翼双飞”

来源: 人民网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3-07-05

摘要:  近年来,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河南省虞城县不断推动覆盖城乡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完善,让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让群众性文化活动得以广泛开展,让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力有序,做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比...

  近年来,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河南省虞城县不断推动覆盖城乡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完善,让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让群众性文化活动得以广泛开展,让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力有序,做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比翼双飞”。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制定《虞城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坚持重心下移、资源倾斜、服务落地,统筹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坚持综合性定位,整合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设施资源,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建好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文化服务。

  文化产业不断跨越发展。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巩固传统、壮大特色”的发展原则,搞好文化产业规划,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和发展。立足虞城资源,突出特色和优势,擦亮“木兰之乡”“伊尹之乡”等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引导投资方向,形成发展亮点,扩大文化消费市场。大力扶持文化产业项目,修改完善《虞城县全域文化旅游发展规划》《黄河文化发展和传承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利民古城、影视文化产业园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全域旅游新亮点。

  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书香虞城”建设,开展全民阅读纪念日主题活动,深化“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持续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百戏进百乡”“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明河南·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演出,“戏曲进校园”“舞台艺术送农民”“农村电影放映”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结合各自实际,依托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学校、敬老院等,建好用好“农家书屋”,真正解决农村文化共享问题。2022年至今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130多场次,播放公益电影800多场次;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该县还发挥各文艺协会、文化合作社、文艺志愿者的作用,组织精品文艺赛事活动,充分利用民风风俗及优良传统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品牌文化活动。

  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不断推进。该县不断做好文艺精品创作规划,做好文艺创作选题引导,对重大题材的文艺创作项目进行跟踪问效,既把准把牢创作内容的正确方向,又要在重点项目创作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在抓好重大创作题材的同时,对歌曲、诗歌、散文、书法、美术、小戏、小品等题材的创作齐抓共管、齐头并进,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创作的短视频作品《贾艳梅小剪刀剪出美好生活》和《美丽孝善杨善庙》在2022年河南“喜迎二十大欢乐进万家”十大群众文化活动中,被河南省委宣传部评为“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寻找村宝”和“唱响村歌”主题十佳作品;《牛屋夜话》《民间百业》2部图书作品和歌曲《大中原》荣获商丘市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选送的豫东琴书《退彩礼》获得了由河南省文联、省曲艺家协会举办的“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河南省第四届“赊店杯”鼓曲唱曲大赛二等奖。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在上海签署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