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时讯 > 要闻

外资金融机构和中国金融市场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共赢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4-01-30

摘要: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各界再度将目光聚焦中国稳步扩大制度型金融开放的举措,期盼中国对外开放能给世界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值得强调的是,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也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2018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按照“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原则,在金融领域先后推出50多条开放措施,推动国内市场规则、制度不断与国际接轨。当前,我国已经取消了银行保险机构的外资股份比例限制,包括取消外资参股、收购、增资金融机构的股权比例限制,外资数量型准入门槛也大幅减少。《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关于金融业的相关限制措施目前已经完全清零。

  这些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举措,给外资机构来华展业兴业提供了更多便利和更广阔的发展机遇。首家外资理财公司、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首家外资养老保险公司等一批具有专业专长的优质国际金融机构纷至沓来。截至去年年底,外资银行在华共设立了41家法人银行、116家外国及港澳台银行分行和132家代表处,营业性机构总数量888家,总资产达3.86万亿元;境外保险机构在境内设立67家营业性机构和70家代表处,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达2.4万亿元,占境内保险行业市场份额的10%。

  营业机构数量和总资产规模的增长,是外资机构用实际行动为中国金融市场投下的“信任票”,也是中国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的动力。外资机构的深度参与,为中国金融市场注入了蓬勃的“新鲜血液”,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外资机构也带来了“鲶鱼效应”,他们在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资产盘活处置、绿色金融以及经营管理理念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和先进经验,鞭策着中资机构持续提升竞争力。

  展望未来,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滞。伴随新一轮金融业制度型开放的大幕揭开,外资机构和中国金融市场将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共赢。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2023年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1.0万亿元

下一篇: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部分产品收益率阶段性走高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