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投放总量增加 结构优化 商业银行当好实体经济“稳定器”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4-04-10
积极履行责任担当,持续推进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在2023年年报中,各家银行都提到专注本源,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展开信贷投放。
“金融管理部门表示,要引导商业银行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各家银行也在上述领域持续发力。”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2023年,国有大型银行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力度,充分发挥稳定器作用。综观上市银行年报,银行业对公贷款结构也出现优化趋势,房地产贷款和融资平台贷款占比下降,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贷款、普惠小微等领域贷款占比正在上升。
加大重点领域投入
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6家国有大型银行的贷款总额较2023年初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信贷资源投放主要聚焦于科技创新、绿色金融、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这些领域的信贷增速总体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我们重点突出主责主业,建立五篇大文章工作推动机制,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制造业、科创、绿色、普惠、乡村振兴及个人消费等领域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民营有贷户较快增长,有力支持了经济回升向好。”工商银行董事长廖林在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2023年末,工商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达2.7万亿元,较年初新增近9500亿元,绿色信贷规模新增近1.4万亿元至近5.4万亿元,余额与增量均十分可观;建设银行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对公绿色信贷的增速达52.1%和48.1%;交通银行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较2023年初增长10.54%,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增幅达到31.12%。
“中国银行去年贷款增长首次突破2.2万亿元。”中国银行行长刘金表示,2023年,中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贷款余额分别突破1.9万亿元、2.5万亿元,分别增长74.35%和28.05%,为6.8万家科技型企业提供1.47万亿元信贷支持,增速达到30.94%,绿色信贷余额突破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6.34%。
不仅国有大型银行发挥“头雁”作用,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等在2023年均强化了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信贷总量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3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年新增22.7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23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5%,专精特新和科技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分别为18.6%和21.9%。
优化信贷结构 盘活存量
“这些重点领域贷款可能在一些具体项目上存在交叉重叠,不能在数量上简单相加,我们将统筹把握好总量均衡和结构优化,提高信贷投放质效。”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表示。在推进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多家国有大型银行均表示,注重信贷结构优化、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资产质效将是未来信贷投放工作的重点。
具体来看,多家大型银行都强调平衡好总量与结构、增量与存量的关系。“目前我们的贷款总量已突破23万亿元,每年的贷款投放量远超当年增量,去年的贷款投放量接近增量的5倍,存量规模也非常大,所以我们始终强化信贷增量和到期规模的统筹,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力度。”建设银行副行长王兵表示,要在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用好到期规模,实现信贷投放有增有减、有取有舍。
通过市场化手段持续盘活存量信贷资源也是另一项重点工作。例如,建设银行表示,要发挥票据的融资与交易特点,加大周转交易力度;探索通过REITs等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来盘活存量信贷资源;持续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贷款核销等方式做好信贷资产质量管理,盘活存量信贷资源。
对银行自身来说,优化信贷结构有利于实现量价平衡。“在信贷投放上,我们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即总量合意、结构优化、量价平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刘建军在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邮储银行在投放重点方面,围绕差异化增长极来推动信贷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邮储银行信贷差异化增长极贷款新增5543亿元,同比多增了1715亿元,余额突破5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六成以上,达到62%,既充分支持了实体经济,也巩固了资产端的息差优势。“这样既能把金融活水送给真正需要的客户,也有利于稳定信贷的收益。”刘建军表示。
锚定五篇大文章做优服务
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未来银行业将如何进一步发力支持实体经济?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主责主业,锚定做优做强,把前期战略转型形成的先发优势转化为领跑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以五篇大文章为着力点,提升差异化服务和竞争能力。”建设银行董事长张金良表示。从各家银行表态来看,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仍然是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优化信贷投放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
“2024年,农业银行信贷投放坚守主责主业,做好五篇大文章,以优质高效的金融供给服务实体经济,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夯实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谷澍表示,农行将进一步提升供给成色,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深挖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努力做到金融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同频共振。中国银行表示,要打造新的增长点,聚焦五篇大文章,推进科技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信贷等新动能贷款的持续较快增长。王兵表示,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发展以及高新制造业等领域的贷款需求依然比较旺盛,建行将持续提升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不断优化信贷结构。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被各家银行一致列入今年的信贷投放计划。刘金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要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将加强对新质生产力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转变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行动。据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介绍,工商银行已经率先成立总行科技金融中心,组建数字普惠中心,成立服务五篇大文章领导小组,将在服务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把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当好金融服务的先行者、示范行。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