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评论 > 评论

新基金发行放缓:平均募集期长达一个半月 再创新高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7-04-27

摘要:  一边是委外监管趋严,一边是股市震荡债市低迷,再加上基金公司加速去库存导致的渠道拥堵,炎炎夏日即将到来之际,新基金的发行正在经历“寒冬”。据统计,4月份开始发行的新基金平均募集期达长达一个半月,创下...

  一边是委外监管趋严,一边是股市震荡债市低迷,再加上基金公司加速去库存导致的渠道拥堵,炎炎夏日即将到来之际,新基金的发行正在经历“寒冬”。据统计,4月份开始发行的新基金平均募集期达长达一个半月,创下2016年以来的新高,而新基金成立数则创下2016年2月以来的新低。

  数据显示,4月份共有85只基金开始募集,其中8只基金已经募集完毕,还有77只基金正在募集。从新基金招募计划的发行时间来看,基金的平均发行时间为45.76天,创下2016年以来的新高。

  根据最新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基金募集期限自基金份额发售之日起不得超过三个月。证券时报记者发现,4月份开始募集的新基金中,只有9只基金的募集期小于10天,募集期在30天以上的新基金达48只,更有23只直接将募集期设定为三个月。

  基金延期募集的现象也比较多,据统计,今年2月份有24只基金发布了延长募集期的公告,3月份有16只基金延长募集期,4月份也有14只基金延长募集期。目前正在发行期的114只基金中,有7只是2月份就开始募集的基金,40只为3月份开始募集的基金。

  受新基金发行期延长的影响,基金成立数量锐减。数据显示,4月份成立新基金44只,与今年1月份、2月份、3月份分别成立93只、68只、178只相比,新基金成立数量大幅下降,并创下2016年2月以来的新低。

  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股市和债市表现不佳,基金原本就

  “不好卖”;另一方面,银监会和证监会对于委外监管的趋严导致之前公募基金申报的委外定制基金无法发行,基金“壳”资源堆积,同时,在去年底发布的新基金募集新规的作用下,基金公司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导致渠道拥堵。

  去年12月监管层发布的《关于公募基金产品募集情况的通知》规定,自2017年1月起,对于超期未募集的基金产品数量达到或超过已批复未募集基金产品总数60%的基金管理人,再次申报基金产品的,证监会将委托相关派出机构对于基金管理人有关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并且,对于短时间内大量申报基金产品、存在较多同质化产品未募集而再次申报同类型基金的、“迷你基金”数量较多、基金经理“一拖多”管理基金产品现象较突出、一年内被采取两次以上行政监管措施等情形的基金管理人,从2017年1月起将委托相关派出机构对基金管理人进行现场核查。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五一将至 还不投货币基金吗?

下一篇:透视基金一季报:货基崛起 牢抓风控命脉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