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时讯 > 时政

宁夏银监局:推动银行业打好脱贫攻坚战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张末冬  发布时间:2017-04-28

摘要:  地处西北的宁夏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当地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积大、致贫因素多,金融扶贫任务异常艰巨。  在4月27日召开的第106场银行业新闻例行发布会上,宁夏银监局副局长薛晓雷以“...

  地处西北的宁夏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当地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积大、致贫因素多,金融扶贫任务异常艰巨。

  在4月27日召开的第106场银行业新闻例行发布会上,宁夏银监局副局长薛晓雷以“宁夏银监局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助力脱贫攻坚战”为主题,介绍了该局引领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宁夏脱贫攻坚的相关情况。

  据了解,截至3月末,发放扶贫贷款余额740.23亿元,同比增长28.23%,助力自治区19.3万人摆脱贫困、249个贫困村脱贫销号。

  层层落实助扶贫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薛晓雷强调,宁夏银监局立足区域实际,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发挥金融扶贫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的推动作用。

  具体来看,该局建立跨部门工作机制,层层压实各级监管部门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脱贫攻坚责任,与自治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密切协作,建立扶贫信息共享、缓释风险、评估考核机制,确保扶贫政策落地。与此同时,该局围绕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对接自治区“一县一业”规划,督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始终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真正把扶贫措施落实落细落小、到乡到村到户,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扶贫的杠杆作用。另外,该局还督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接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瞄准产业发展精准投放扶贫信贷资金,加强信贷管理和金融创新,使得资金链与产业链形成合力,增强造血功能,推动稳定脱贫、真正“拔穷根”,实现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全方位金融扶贫。

  同时,宁夏银监局创新举措,推动政府建设金融扶贫示范区、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探索闽宁扶贫模式等,强化金融扶贫“造血”功能,发挥金融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宁夏2016年至2018年800个脱贫村金融扶贫脱贫攻坚任务分解到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对子,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任务。

  薛晓雷表示,为激发银行业金融机构扶贫内生动力,宁夏银监局通过督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利率优惠和服务减免收费、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召开“银企、银政、银税、银农”对接会等方式,进一步把握金融扶贫方向,落实扶贫目标。

  多措并举防风险

  众所周知,金融扶贫工作往往面临着防控风险的困难。

  “扶贫贷款具有还款来源不稳定、担保条件较弱等特征,据此,我们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着力构建有效的扶贫贷款风险防控机制,既确保扶贫贷款可贷可还,又起到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作用。”薛晓雷介绍说。截至3月末,当地扶贫贷款不良贷款率0.25%,低于宁夏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51个百分点;建档立卡贫困户不良贷款率0.43%,低于宁夏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33个百分点。

  在具体措施上,宁夏银监局引导银行完善扶贫贷款内控流程,强化全周期管理。贷前调查方面,在全面深入评估扶贫项目风险、准确评定贫困户信用等级和还款能力基础上进行授信;贷中审查方面,严格执行相关评级授信管理办法,坚持“面见本人、查看原件、本人签名”,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优化审批流程;贷后管理方面,建立专门账户,加强项目监测和管理,坚持专款专用,防止贷款挪用。

  该局引导银行深入推进扶贫贷款授信评级,培育信用环境。据薛晓雷介绍,比如黄河银行创新的“盐池模式”,以建立完善信用评价体系为抓手,联合乡镇府和村“两委”对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价,评出A、B、C三档,根据农户借款使用实际,逐年提高信用等级,并对农户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以及还款方式等方面给予大幅优惠。通过深入开展信用工程建设,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穷可贷、富可贷,不讲信用不可贷”的诚信宣传,优化贫困地区信用环境。

  除此之外,宁夏银监局还引导银行与地方政府签订脱贫攻坚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缓释风险机制,并合理运用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补贴、贴息、担保和补偿功能,拓展抵质押物范围,完善银行风险缓释机制。

  薛晓雷强调,“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下一步,宁夏银监局将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从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出发,实现对所服务的每一家贫困户的“精准支持”,走好金融扶贫“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范一飞:加强民间数字货币观察及监管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