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增长超出预期 市场信心不断提振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许婷 发布时间:2017-04-28
国家统计局4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至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8.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8%。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郑立新在4月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工业企业效益超出预期,市场信心有效提振,好的因素不断积聚。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2017年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和收入处于高位,比2016年明显“上台阶”,表明企业层面出现明显改善。从我国基本面层面看,经济数据再超市场预期,“新周期”归来得到充分验证。
企业效益继续稳步改善
数据显示,1至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比1至2月份回落3.2个百分点。3月份利润增速比1至2月份回落7.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同比提高0.49个百分点。
“3月份利润增速虽有所放缓,但总体上仍处于较快增长水平,是向利润增长常态的回归。同时,企业效益总体状况继续得到改善。”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解读数据时表示。
在邓海清看来,工业利润增速放缓,是前期高增速的回归,并不表明经济见顶回落。
何平认为,3月份工业利润增速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有,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快于产品价格上涨。初步测算,3月份因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7.6%,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约7513亿元,因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0%,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增加约6397亿元,收支相抵,利润增加约1116亿元,增量比1至2月份明显减少,利润增长对价格上涨的依赖性减弱。二是分行业看,煤炭、石油和钢铁等相关行业盈利放缓。3月份,受价格变动、去年同期利润基数上升等影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五个行业合计新增利润752亿元,比1至2月份少增950亿元,影响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落8.5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因投资收益同比大幅下降等情况,也一定程度拉低了利润增速。三是同期利润基数偏高。去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1%,增幅比去年1-2月份加快6.3个百分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一季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在去产能方面,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润率达到了75.8%,比去年一季度和四季度分别高出了2.9个和2个百分点。在去库存去杠杆方面,1至3月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4.5天,同比减少0.9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8.6天,同比减少1.1天。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2%,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在降成本方面,1至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25元,同比减少0.15元。
“一季度,各地区各部门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在巩固前期成果基础上,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近日撰文指出。
企业经营向好趋势不变 但利润快速增长仍存有压力
“总体看,工业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企稳向好的势头,工业经济正在逐步回暖,促进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因素在进一步集聚,经济增长动力也在逐步增强。”郑立新表示,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国内工业投资增长率偏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新旧动能转换还需要一个过程,支撑工业稳定增长的因素还有待进一步培育。
何平表示,企业效益在总体改善的同时,一些不利因素也有所显现:购进价格上涨过快,对实体企业降低原材料成本压力增大;财务费用由持续下降转为增长,表明降息对降成本的作用可能有所减弱,需要进一步关注。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高明认为,未来,随着上游价格的继续回落,价格上升的贡献预计将会进一步下降,而且这也会波及一部分需求。预计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将继续回调,全年收敛至15%~20%左右的水平。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下一篇:江西:开发性金融扶贫渐入佳境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