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与你同行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邓辉 发布时间:2017-05-02
读你,与你同行;读你,总有一种激情在胸中涌动,有一种力量在心头勃发。那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是对金融事业的热爱,更是对为民履职的情怀。
与你结缘,是20年前的夏天。那年7月,我有幸成为人民银行湖南衡山县支行一名新行员。刚到新岗位,正在为如何开展工作而犯难时,领导递给我一叠散发着油墨清香的《金融时报》,说:“这可是位好老师,你多看看,好好学习咯。”这是我与你第一次见面。20年,第一次。虽是姗姗而来,却是一见如故。在20年如水流逝的时光里,无论云淡风轻还是风雨兼程,无论一路坦途还是荆棘漫道,我始终保持感恩前行的姿态,目光所及,永远是你辽阔的地平线。
《金融时报》定位明确,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文章实用,装帧精美,风格清新,融理论性、思想性、知识性、指导性、权威性、资料性和可读性于一体,读后让人爱不释手。更重要的是,你的各个栏目都有亮点有特色,有的传递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金融的关怀、有的探索金融理论的宏观研究、有的推介地方金融的创新举措、有的展示行业形象的金融风采,还有金融文化、生活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对做好金融工作很有参考价值。随着时代发展变化,你不断更新栏目,与新媒体接轨,经常策划热点报道和深度报道,与时俱进贴近读者,持之以恒提质升级。
基层央行工作千头万绪,但不管工作多么劳累,每每完成本职工作后,我就要抽出时间读你。这时,一切烦恼和浮躁在你的字里行间消融,一切困难和艰辛在你的谆谆教诲中匿迹。你让我工作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和欢乐。1998年,结合岗位实践,我终于尝试着给你投出第一篇稿件,就在我快要失去信心的时候,收到编辑部寄来的刊用报纸,又激动又欣喜,我在《金融时报》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了。
在你的指引和帮助下,我勤于笔耕,并乐此不疲,每年均有上百篇稿件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其中有“千字文”,也有“豆腐块”,被大家称为“笔杆子”。2005年3月,组织上将我调到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人事科(组织部)工作,不久又被提拔为分管金融宣传工作的办公室副主任。工作环境变了,身份地位变了,但不变的是对你的痴情。金融时报社依然聘请我为特约通讯员,单位还多次送我参加报社举办的各种培训班,使我理想的风帆高高扬起,也更加深了我对你的热爱和眷恋。
在此后的工作中,我牢记你的教导,坚守自己的人生信念,勤勤恳恳干事,扎扎实实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交办的各项任务,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撰写的各类稿件,也频频在新闻媒体评选中获奖,多次被金融时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2009年,在金融时报社主办的“银行卡安全中国”有奖征文活动中,我撰写的《银行卡违法犯罪可控可防》获得全国一等奖。2012年,我在货币信贷管理部门接手农村妇女创业贷款工作。开始,我感到束手无策,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为难之时,我看到你刊登了省外的相关经验,如获至宝。参照他们的做法,结合实际,在全国率先推出“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油茶林种植”融资模式,并撰写了大量的纪实报道,得到上级行的认可,当年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还被授予全国妇女创业贷款先进单位。
我知道,所有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于你的悉心教诲,得益于你的精心栽培。我感谢你教给我的本领,提供了一个与大家交流体会的平台,更感谢你让我在笔耕墨耘中不断提高写作技能,在字里行间悟出更多的工作乐趣。我坚信,在我今后的人生征途上,有你相伴,我的路会越走越平坦,越走越宽阔。
如果问我阅读《金融时报》20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你武装了我的头脑,丰富了我的知识,拓宽了我的视野,你成为我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光阴荏苒,如今《金融时报》步入而立之年,我与你结缘亦有20年,为之祝福亦为之激动。你是中国金融历史的记录者,你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思考者,你是中国金融发展的推动者,你是中国金融文化的传播者。读你,让我的心中更加敞亮温暖;读你,让我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
读你,与你同行。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7月1日起税优健康险全国推广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